决策的 54 个基本#
做期望收益最大的事,而不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事
永远给自己留一手牌
你永远有最好的下一步
决策的艺术在于让不确定性变得可控
不要让过去的投入绑架你现在的决策
决策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不断调整的过程
决策的基础是了解和承认你的偏见
优先选择可调整的决策,减少不可逆的风险
长期重要的事,永远在首位,避免因紧急任务分心
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克制追求完美,先完成闭环
信息达到 40% - 70% 时,采取行动,避免信息过载
考虑未来可能后悔的选项,而不是当前最现实的
不让极端事件,影响日常的决策
避免因短期波动而过度反应,专注长期趋势
在擅长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避免在非擅长领域浪费精力
90% 的任何事物都是次优的,去寻找 10% 最优的
不要用恶意来解释可以用愚蠢解释的事情
不求最优,只求满意
你享受获得的同时,也得计算放弃的代价
寻找产生 80% 的结果的 20% 投入
狡兔三窟,以备不时之患
\(1.\) 本金思维,以终为始,塑造内核
\(2.\) 复制价值,飞轮增长,复制自己
\(3.\) 终身进化,自动发生,全局最优
优先“不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决策
果断再果断,因为最坏的决策,往往是优柔寡断
始终把设定边界和优先级作为决策的核心
先做正确的事情,再将事情做正确
更在意行动中的小决定,而不是规划中的大决策
选择最佳的不完美,而不是在寻找完美中贻误时机
思考“假如……就好了”,通过这种假设,倒推当下最需要做的事,刷新自我
决策不是为了让确定收益最大化,而是未来持续向好的概率最大化
用直觉选出最靠谱的几个方案,在通过计算找出胜率最高的选项
认知环节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开放地考虑各个维度选项,并赋予权重
决策环节不是模棱两可,而是清晰果断地给出结论
基于事实、感受 t 风险综合决策,而不是以偏概全
先小人后君子,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不是先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先考虑要不要做
不是只单看单一部分,而是理解整体系统的动态关系
通过“情绪我”与“理性我”的对话在情绪驱动与理性判断间寻找平衡
专注现在,放下过去,下注未来,依靠时间的自动驾驶机制周而复始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扩张认知半径,明确能力半径,减少行动半径
\(1.\) 从不维护自己的正确
\(2.\) 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3.\) 从不受制于他人的情感波动
\(4.\) 从不忌讳残忍的坦诚
\(5.\) 从不同情自己的遭遇
\(6.\) 从不停止疯狂地探索
\(7.\) 永远追求伟大的意义
不盲目追求风险或安全,而是灵活应对抓住收益最大,损失最小的机会
与其只盯着成功之路,不如从反面出发,找到避免失败的关键途径
不是独断,也不是无差别民主,而是根据参与者的专业性,对其意见赋予不同权重,实现更高质量集体决策
别轻视小概率风险,预先防范,才能从容应对最坏局面
\(1.\) 勇于承认“我不知道”
\(2.\) 从长期出发
\(3.\) 知错就改,不要自圆其说
\(4.\) 知识 + 实践,独立思考
\(5.\) 从多个维度证伪
\(6.\) 习惯内化
洞悉起点效应,预测连锁反应,掌控最终影响
\(1.\) 可以冒险,但不要赌
\(2.\) 冒险时,不要拿全部家当下注
\(3.\) 做好及时撤退的准备
\(1.\) 发现有什么是未来十年不会变化的
\(2.\) 绘制最小化后悔表
\(3.\) 确定“以始为终”战略
放大外部影响,审视内在原因,校准成功归因
不是强制改变行为,而是通过小提示和激励引导更好的决策
叠加每个微小努力,打造资源池,让整个系统发挥威力
多投入“资产”,少投入“费用”,随着资产的不断增厚,让系统价值越来越大